摩拜获6亿美元E轮融资的背后:疯狂且邪恶的风投

栏目: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:2017-08-10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7-06-16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永恒之蓝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港股那点事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▌一、风投的疯狂: 500亿的滴滴和正在走滴滴套路的摩拜

 

一如估值达500亿美元滴滴的高歌猛进,共享单车领域的摩拜也毫不示弱。

 

最新消息,摩拜获腾讯领投的6亿美元E轮融资,这是共享单车历史上最大单笔融资,融资后,摩拜估值在20亿到30亿美元之间。本次融资由腾讯领投,TPG、红杉中国、高瓴资本等继续跟投,新引入的重量级玩家包括工银国际、交银国际、FarallonCApital等。

 

这下好了,中资、外资、国资、民资齐聚一堂,其乐融融,好不热闹

 

一个大咖是如此神点评的:这是创业吗?2B2C,还是2VC6亿美金,哪怕去杀人也赚不回来吧?

 

拿到钱了,创始人自然要公布雄心勃勃的计划,王晓峰这样介绍:新一轮融资将帮助摩拜单车在三个方面提速:

 

1)摩拜将加速国际化进程,计划到2017年底服务全球200个城市,将出行智能解决方案带给更多用户;

2)摩拜携手全球领先的物联网合作伙伴,加速推动移动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实景应用;

3)摩拜将在人工智能、智能硬件等领域加速战略布局和技术创新,提高技术壁垒、扩大领先优势,给用户带来完美的体验。

 

总结一下就是:国际化+物联网+人工智能。都很高大上,唯独没有传统创业最在意的“盈利”什么事。这样的说法,听起来何其耳熟?

 

50天前的428日下午,滴滴出行宣布完成新一轮55亿美元融资,此轮融资使滴滴估值超过500亿美元。那次融资,同样有类型差不多的重量级玩家加入——软银、银湖资本、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,更为相似的是滴滴新一轮融资要讲的故事——大数据、无人驾驶和国际化,与这次摩拜的说法又有何不同?

 

毫无疑问,有了滴滴这个前路老师,摩拜复制起估值的套路来可谓轻车熟路,没有丝毫不适感,而这一切的背后是那些掌握“炼金术”的资本所推动的。

 

凭借着“国际化+大数据+人工智能”这样的绚丽外衣,可怕的资本和风投们在中国复制着一个又一个估值的神话:




以上是3月份界面传媒公布的2017年创业估值前十榜,彼时滴滴还未拿到新一轮融资。如今,滴滴估值500亿,超过小米的450亿美元,这样的估值提升速度令人咂舌:须知,小米经营多年且仍在盈利,而滴滴却持续亏损,且其模式遭遇政策的强力挑战。

 

疯狂到无耻一样地烧钱——最快速度挤死所有对手——垄断市场——自拍自卖,短期内疯狂推高估值——引诱市场买单

 

这就是当今的创业玩法与逻辑对不起,我不挣钱。但我还是要以很高、很高的价格卖给你。你不买你就是傻瓜!

 

那么,对于中国的科技企业来说,滴滴真的是个好老师么?

 

换个问题:真的有那么多傻子会为这些抢钱一样的估值神话买单?

 

▌二、风投的傲慢:正在被资本毁掉的滴滴们

 

滴滴的故事,相信大家已然了然于心——看似一个非常成功的创业光鲜榜样

 

从一开始,滴滴一直在讲的故事,是共享经济,要做国内的Uber。依靠这样的故事,滴滴在资本狂热追逐之下,相继合并快的、优步中国等竞争对手后,成为事实上的网约车巨无霸。凭借3亿注册用户,1500万注册司机,日均2800万单等数据优势,支撑起如今500亿美元的估值。

 

在这个过程中,资本做了什么?

 

玩法很简单:从不考虑盈利,而是近乎疯狂的比赛烧钱,只为消灭任何已进入者和要进入者,彻底垄断市场。无休止的补贴大战,消耗大量资源,然后为了补充资本,开始了密集的融资历程。

 

120127月,获得天使投资人王刚数百万元的投资;

2201212月,获得金沙江创投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;

320134月,获得来自腾讯的1500万美元B轮融资;

420141月,获得腾讯、中信产业基金的1亿美元C轮融资;

5201412月,获得Temasek淡马锡、DCT、腾讯的7亿美元D轮融资;

620155月,获得新浪微博1.42亿美元E轮融资;

720157月,获得阿里、腾讯、中国平安等资方30亿美元的F轮融资;

820162月,获得北汽产业基金、中投公司、鼎晖投资等资方10亿美元投资;

920165月,获得苹果公司的10亿美元战略投资;

1020166月,获得中国人寿超6亿美元战略投资。

 

比拼的,其实只是烧钱的胆量与速度。




这样高频率的融资和狂放烧钱,一步步推升了滴滴的估值,把滴滴做成了他们自己定价的500亿的庞然大物,同时,其他打车软件在滴滴和快的巨额的补贴大战前,毫无招架之力,一些苦心经营多年,已经有一定积累的网约车公司就此倒下,更不谈其他想尝试进入这个领域创业的屌丝。

 

可是,现在孤家寡人的滴滴,究竟如何?

 

滴滴的估值成功地登顶世界之巅,然而现在任何一个用滴滴平台的人都不会觉得比以前的好用:因为完成垄断之后的滴滴向司机端收取20%的平台费,提高乘客价格、动态定价、收取调度费等,司机少了,价格又提高了,体验差了,谁还用滴滴?

 

曾经光鲜的创业故事迅速褪色:滴滴的活跃度直线下降。




这几乎是必然的结果:滴滴们已成为被资本绑架的“角斗士”,它所要考虑,所要做的,不是盈利,不是为用户提供价值,而是残忍杀戮竞技场上其他所有同类,以换取迷幻的欢呼与泡沫一样的估值。

 

角斗士终究是角斗士,他们只是看台上罗马贵族下注的筹码而已,绝大多数最终的命运都是死亡,哪怕你是最强的那一个。



 

而且,在网约车新政下,滴滴还面临着牌照和首汽、神州的竞争,既不能搞低于成本的补贴大战,又受到政策监管,烧掉数百亿推升估值的滴滴,还能走多远?

 

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。狂傲的资本在末日来临前,是向来不妥协的,因此,才有了最近一轮55亿美元和估值500亿美元的融资。

 

500亿美元什么概念?

 

相当于全部A股上市公司去年利润总和的1/8

 

剥去资本包装的外衣,滴滴的真实状态是什么?一位著名基金机构的海外投资人表示,滴滴哪怕以目前估值的一成价格出手,投资机构也不敢接。这从柳青加入滴滴即已埋下伏笔,出身于投行的柳青加入滴滴之后,一个原本应该运营驱动的公司变成交易驱动的公司,是内部硬伤。

 

多年的二级市场经验告诉我,当一家公司不安于经营,从不考虑盈利,而醉心于玩资本运作与杀戮,这样的企业迟早会被市场抛弃,股价也会一直走低。

 

那么,滴滴不是正在重复这样的故事么?区别只在于,相比公开的二级市场,滴滴当前的定价,仅掌握在少数风投手中罢了

 

如果使其置于二级市场环境中,这到底是会有很多人争相买单的“明星项目”,还是一只大概率会被狠狠做空的股票?

 

▌三、风投的邪恶:毁的不单是企业,或许是这个世界




原始丛林都会有这么一个现象:一颗大树的下面,什么也不会生长。大树会遮住你生存所需要的所有阳光和雨露存。

 

这个理论在今日资本疯狂推动的互联网圈尤其适用。

 

当滴滴被可怕的资本浇灌激素而催生成畸形的参天大树时,也正是其他网约车企业死亡之时。比如,中国网约车的鼻祖——易到,本来一直苦心经营自己的商务市场,自从滴滴快的出现后,玩不起价格战的它只能接受妥协,也玩起了这招,可是资本的干涉加上傍上乐视这个苦主,经营状况日趋下降,到了倒闭的边缘。

 

贪婪的风投早已把投资当做击鼓传花的游戏,他们妄图催生一颗大树,然后挡我者死,独木成林,焚毁行业一切其他生物,不管好坏。然而最终却因为过度服用激素,也会导致拔苗助长的被投资企业过早的衰老。

 

这样的创投生态,无异于劣币驱逐良币,杀死别人的同时,也毁了自己——风投的邪恶,竟至于斯。

 

经历过15年全民创业、互联网大潮后,现在的创业生态,早已恶化到沦为资本的杀人游戏——资本所经之处,全成焦土,寸草不生,原本定位为创业天使的风投资本,已彻底沦为扼杀绝大多数创业空间的魔鬼

 

如果说我们过去的创业模式,曾经历了2 B2 C2B2C2 Ggovernment)等各种尝试,且各有所长后,现如今的商业模式,其实只有一种:2VC

 

除了街边烧烤的小摊,任何创业,都已沦为资本之间的烧钱PK

 

有钱的就是大爷,贪婪的资本完全不顾自己的吃相,对任何一个他们看上的行业或领域肆无忌惮疯狂绞杀:不要利润,不要挣钱,只要把别人挤死,只要市场的独占和垄断,然后用所谓的市场占有率和流量去骗取估值。

 

问题是,潮水终将褪去,疯狂过后,总得有人买单?

 

2VC之后怎么办?2SB

 

更大的恶果是,这种焦土式做法,将直接毁掉社会的财富创造机制:风投像飓风一样,会在嗅到肉香后不期然造访你正在辛苦打拼的创业领域,然后在眨眼间让你多年的积累消失殆尽。

 

除了臣服和恐惧,谁还敢去创造和追逐财富?

 

这会毁了这个世界。

 

▌结语


风投(尤其是天使投资),曾经是助力创业者,帮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的“天使”。

 

天使与魔鬼有时候只有一步之遥:尤其你醉心于杀戮,并能事实获得短期几倍、几十倍的估值神话奖赏的时候。

 

今天中国多数风投的行为,与其说是一些高大上的“天使”,毋宁说是一群已完全不顾吃相,享受饕餮盛宴的秃鹫:每一个100亿、500亿美丽“创业奇迹”估值兑现的背后,留下的只是该行业,以及二级市场接手者的累累尸骨。




这种疯狂玩法,再不改弦更张,会毁了企业,毁了行业,最终也会毁了风投自身——勿谓言之不预也。


【作者简介】 

永恒之蓝 | 格隆汇·专栏作者

5年港股投资,关注风投、互联网、科技


【精华推荐】

高伟电子(1415.HK):一个确定性的投资机会——今年买不到iPhone 8,那就买它吧

风口已死,监管当立

特斯拉(Tesla)的征程:会是下一个苹果吗?